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位于天津市,简称天中,是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医学、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校牌。2006年,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中药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名单,并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实验室设备总值21887.72万元;有12个学院、4个学部、2个研究院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设有覆盖6个学科门类的24个本科专业;全系统有教职工3590人,全日制在校生为11442人,其中本科生7793人,研究生2834人,留学生815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全系统有教职工359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952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医大师2名,2人获批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批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天津市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人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7人入选二层次,22人入选三层次。2人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长江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讲座教授2人;天津市突贡专家2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5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2人。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855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者177人,副高级职称者260人,中级职称者345人,初级职称者56人,未定职级17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1.1%。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310人,具有硕士学位者367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0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专业总和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4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
天津中医药大学科研成果
2004-2008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项目85项。其中包括:国家重点 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4项。主持各级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1项,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4项。目前,在研项目54项,结题项目1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大研究计划4项;面上项目45项;青年基金11项;国际合作会议基金1项;科学部主任专项基金1项。
天津中医大护理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护理学、中西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天津中医大护理学主要课程:
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症护理学、社区医学与老年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等。
天津中医大护理学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天津中医大护理学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继续攻读护理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到各级各类医院及相关单位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学与管理工作。
天津中医大中药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理论基础、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员。
天津中医大中药学学科优势:
本学科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
天津中医大中药学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分析、基础化学实验、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微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医学基础、药事管理学等及有关公共课和选修课程。
天津中医大中药学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天津中医大中药学就业预期及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药学、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到与医药卫生相关的单位及部门从事中药制药、新药开发、药品检验、中药鉴定、中药营销等科研、教学、市场营销及管理工作。
天津中医大中药制药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现代中药制药、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领域从事中药设计、制剂、生产、检验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天津中医大中药制药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中药化学、中医药概论、分子细胞生物学、病理学、基础药理学、中药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药代动力学、现代中药制药关键技术与方法、新药注册、中药信息学、中药临床评价等。
天津中医大中药制药学科优势:
本学科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天津中医大中药制药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预期及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药学、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到与医药卫生相关的单位及部门从事中、西药制药、新药开发、药品检验、药物鉴定等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天津中医大药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为基础,具备比较系统的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从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及药学学科教学的医药专门人才。
天津中医大药学学科优势:
本学科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
天津中医大药学主要课程:
基础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及微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基础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临床药理学概论、药物治疗学、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学、药学英语等及有关公共课和选修课程。
天津中医大药学学制学位:
学制4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预期及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药学、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到与医药卫生相关的单位及部门从事药品生产、分析及检验、新药研究开发、临床合理用药及医药营销、药事管理等工作。
天津中医大临床药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及安全用药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理,熟悉新药开发研制基本流程和技能,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和临床药学研究的融药学与医学为一体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专门人才。
天津中医大临床药学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及微生物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理学概论、药物毒理学、医学统计学、内科学、儿科学、妇科学、药物治疗学、药物流行病学、中医学概论、方药学、中医内科学、中药药理学、药事管理学。
天津中医大临床药学学制学位:
学制5年。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预期及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继续攻读药学、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或到与医药卫生相关的单位及部门从事药品生产、分析及检验、新药临床评价、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学研究及医药营销、药事管理等工作。
天津中医大康复治疗学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诊疗技能,熟悉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相关知识,能够将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的康复治疗师。
天津中医大康复治疗学主要课程
现代医学基础课程、中医学基础、生物力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理疗学、作业疗法学、言语治疗学、康复心理学、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学、社区康复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推拿学基础、推拿治疗学、中医伤科学、中医针灸康复治疗学、西医内科学等。
天津中医大康复治疗学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也可在相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康复教育科研工作。